9月11日下午,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2025蚂蚁Intech奖”正式揭晓。10位青年科学家获“蚂蚁Intech科技奖”,同时,10位来自全球顶尖学府的中国籍在读博士生获“蚂蚁Intech奖学金”。
2025蚂蚁Intech奖是由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奖项,面向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与在读博士生提供公益性科研资金支持,设立“蚂蚁Intech科技奖”和“蚂蚁Intech奖学金”两大核心奖项。

2025“蚂蚁Intech科技奖”获奖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等学界权威亲临颁奖。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Michael I.Jordan,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田纳西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Jack Dongarra通过视频寄语青年学者:“科研之路未必平坦,但你们今日探索的问题将定义未来技术与机遇。请大胆求真,你们的研究终将影响世界。”

2025蚂蚁Intech科技奖获奖名单
据了解,本届获奖者在通用人工智能(AGI)、具身智能、数字医学、数据安全等前沿方向展现出卓越创新能力,成果被业界广泛采用。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金鑫副教授获“蚂蚁Intech科技奖”,代表性成果:针对智算中心大规模分布式资源管理,提出软件定义的人工智能系统方法与技术,融合计算、网络、存储资源,优化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性能。
另外,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两位校友汪定教授和张扶桑教授也获得“蚂蚁Intech科技奖”。
汪定,2008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2017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入选北京大学首批“博雅”博士后。现为南开大学教授,代表性成果:以用户脆弱口令行为为切入点,发现人类口令分布函数,建立定向口令猜测模型,引起美国身份认证标准修订。
张扶桑,2010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起跟随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张大庆教授做访问学生和博士后从事无线感知研究。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代表性成果:在泛在智能感知领域提出基于菲涅尔区的无线感知衍射模型,揭示了衍射区域的位置依赖等理论问题,推动了无线感知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