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计忆”计算机学院老教师与青年学子对话系列活动,旨在通过采访计算机学院离退休老教师,系统梳理并宣传老教授的光辉事迹,通过展示他们在入党初心、学术成就、科研攻关、人格魅力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故事,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计算机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推动学院教育事业与思政育人工作的长足发展。
5月7日,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魏朋老师、团委书记于丹老师、李胤君老师带领余志浩、武健宇、彭亦男三位学生开展了“峥嵘计忆”计算机学院老教师与青年学子对话系列活动(第一期),对原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副主任许卓群教授进行了专访。魏朋老师向许老师汇报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希望像许老师这样的离退休老师对学院发展多提宝贵意见,继续发光发热,并祝愿许卓群老师健康长寿、生活愉快。许卓群老师向学生们分享在北京大学学习工作的心得体会。
学院采访团队与许卓群老师合影
魏老师代表学院慰问许卓群老师并献上祝福
学生们围绕回顾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初心、在北大学习工作的感受、在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工作的成就与困难、对学院发展及学生成长的建议等方面对许卓群老师进行采访,许卓群老师耐心亲切地一一回应,讲述着在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的峥嵘记忆。
学生们采访许卓群老师
许卓群于1957年从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便参与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计算机的研制。他回忆起当年研发的诸多困难,由于缺乏指导,只能靠同事们一起摸索。他谈到,当时试制的机器经常出问题,但是久久排查不出真正的原因。当时的集成电路包含触发器,由两个与非门组成,这也是理论上可行的方案。后来在国内无线电厂协助下,对越战美国飞机上的芯片开展逆向工程,发现里面的寄存器是由六个反向门组成的推拉式寄存器,而非常见的两个,他感到十分惊讶,“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门电路来组成一个寄存器?”。经过研究,他发现运算器的进位链有很多杂音,仅用传统的触发器,可靠性很难实现预期,这时就需要考虑使用推拉式的寄存器来组成CPU。通过不断摸索研究,许卓群充分认识到了理论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以扎实的理论基础指导实践。他强调,做研究不能仅是在实践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结合理论从根本上找原因,另辟蹊径,方能有效解决问题。
70年代末,中美关系缓和、改革开放后,许卓群欣喜地收到即将前往美国大学访问学习的消息,但他还面临着语言交流问题。那时没有英语教师,仅有书籍和录音带作为可参考的资料,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他仍学得非常艰难。在美国又学习了半年英语之后,他才勉强可以跟导师对话。许卓群曾在纽约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各交流了一年,他发现,美国的计算机教学非常重视理论,不仅是学习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还注重数学、物理课的培养,这在他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82年回国之后,许卓群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副主任,主管系教学工作,在北大计算机的培养方案设计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受海外学习交流经验启发,他在培养方案中添加了大量理论和数学相关的课程,将结合计算理论与硬件、软件相结合,使北大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学走在全国的前面。同时,在1983年左右,他带领几位老师编纂了国内第一套数据结构教材,虽说内容参考了很多美国的教材,但这本书更适合中国大学教学,在国内大学广泛使用了20余年。
许卓群教授在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时期为学生们讲授《人工智能》课
除了集成电路研发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成就,许老师还分享了自己曾开发了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我国的第一批地理系统软件之一。人们在使用地理系统软件之前,还需要靠手工绘制地图;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地图矢量化,地图可以被任意缩放,可以用折线的方式来描述区域。除了生活中存在导航的应用需求,很多行政管理都需要地理信息系统记录地理分布,包括乡村点、居民点等,这也成为现代通用地图导航软件的前身。
许卓群老师悉心分享人生阅历与感悟
许卓群回忆,在他学习工作的年代,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学科发展刚刚起步,自己没有富有专业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只能依靠自身不断研究探索逐步前进。与自己相比,现在学生们是更加幸福的。他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科学技术都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是学生们发挥才能的时候,希望同学们珍视这宝贵的时刻,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创造美好未来。在研究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而不顾理论,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出更大成就。遇到选择时,大胆地去做,碰到困难不要害怕,换一条路接着走,在挫折之中前进是人生常态。
同学采访后的感受:
1. 2021级直博生 余志浩:这次访谈令我收益匪浅,感谢许老师又为我上了一课。通过参与“峥嵘计忆”访谈活动,我看到了北大计算机老教师对于科研的执著和坚守。历经夜以继日的研发,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终于走在世界前沿。尽管从当下来看,人工智能的火热程度比计算机设计更胜一筹,但没有老教授们作为引路人,国内就没有如今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在学术上,我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我国计算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2.2019级直博生 武健宇:虽恍惚间“研途”已到尾声,但与前辈的交流中,了解到北大计算机当年的发展历程,只感觉自己现今懂得太少、经历更少,便思考如何趁自己还年轻的时候,能多多吸取优秀前辈身上优秀的品质,以及他们为国家为北大贡献自己青春和热血的精神,并永远地传承下去。
3. 2023级硕士生 彭亦男:在计算机领域,许老师和众多科研前辈从零开始,在实践试错中不断扎实理论基础,攻坚克难,令我敬佩且动容,我也将把许老师珍惜北大学术氛围、向老师同学们学习的教诲铭记于心。这样的人生故事与经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鼓舞我们不怕回头、勇于探索、不断前进,珍惜时代机遇,珍惜同窗师生,为祖国建设和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李胤君、余志浩、武健宇、彭亦男、董巍、吴双
照片:黄浩、李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