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院新闻

新闻动态


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然而,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很多信科人也有不平凡的学术科研成就。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团总支举办的首期“计算有约学术经验交流分享会于1227日成功举办,活动邀请了计算机系博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马飞同学和孙泽宇同学为同学们分享了如何高效科研的经验。

分享会伊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边凯归副教授致辞。边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向在会的同学们提出了两点希望。首先,他希望同学们读研要保持热爱,保持初心,真正的热爱会在研究中表现出无穷的动力。其次,老师教导同学们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老师谈起当年的美国求学生涯,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很多,出路也有很多。老师指出,同学们现在机会很多,既可以做前沿理论,也可以去做一些离产业和应用较远的工作,要学会合作,学会多方求助。读研是一个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过程。面前的困难越大时,逆风翻盘带来的回报也就越大。

边凯归老师致辞

2018级博士生马飞同学首先带来他的分享。他认为美是首要的标准,不美的数学在世界上找不到容身之地。他借鉴网络研究的一篇nature文章结果,只有美的东西才会存在、只有美的东西才会经久。做研究就是要做简单、漂亮、美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北大人的价值。同时,他也觉得美的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大量文献的总结、与他人的讨论的结果。他也鼓励同学们学习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某一天就对你有启发。其次,他分享了科研就是艺术的观点,认为科研人都应该将简单作为一个最高的追求。比如当前工作在前人那里已经有部分结果,但是非常复杂。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能够从前人研究中发现存在某种关系并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如此的研究结果才不会在一段时间后人们被人们淡忘,才能让后人更容易接受。

马飞,2019-2020年度博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参与分享的同学们认真聆听分享

2019级博士生孙泽宇同学继续分享。他认为同学们需要常怀好奇心,对有趣的事物感兴趣。通过一个机器翻译的小故事,鼓励同学们可以学着从生活中发现可以研究的东西。接着,他举了自己一篇论文的例子,告诉我们:当我们觉得做不下去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告诉自己工作一定可以做下去的,并且耐心的反复打磨自己的论文。好的工作需要反复的打磨和历练。面对被拒稿要有好的心态,告诉自己只是还没有中而已。最后,他对论文的写作给出了一些建议。他建议论文要尽可能solid”,在写作或实验等地方就尽可能把审稿人想问的问题都回答了。

孙泽宇,2019-2020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在两位分享人各自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后,互动环节也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开始了。

Q1:万事开头难,那么两位师兄在写第一篇paper的时候,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吗?

孙泽宇:最开始写第一篇文章我们可能会缺乏很多写作上的经验。其实,科技论文写作里最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参考和借鉴。可以参考其他优秀论文的写作风格,并借鉴下来。经常咨询导师,并取得修改意见,这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马飞:参考其他优秀论文并借鉴是一个不错的经验。另外,个人建议写论文时,从后面章节开始写,先写结果,再写摘要,最后在引言中呼应文章后面的内容。论文要经常修改,可以尝试5天修改方法。当快要遗忘掉草稿时,这时修改文章往往能发现很多错误。

https://docimg1.docs.qq.com/image/eury3R6K9WvcC_P0NZ8aBQ?w=1440&h=1080

互动环节

Q2:英语写作时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克服呢?

孙泽宇:可以用工具检查语法错误,也可以使用谷歌翻译进行对照。但个人认为比书写更重要的其实是文章的逻辑缜密性。

马飞:大量阅读前人优秀的论文是最关键的。从他人的文章中吸收语言,必要时可以借鉴他人的句式。另外,句式最重要的是创新,而是最基本的语言、文字,把思想准确的表达出来。

Q3: 师兄们一周看多少论文,是否看课外书籍?

马飞:在2019年上半年时候,读论文比较多。那是会跟随一个大牛的文章并且会专研其内的细节。比如会把4页论文推理了一周。现在一周会看两三篇文章。因为后期对领域了解以后,不需要广泛的读论文。读一些对自己有创新性想法的论文就好。对于读课外的知识,我认识一个同学。他会选择读欧洲科学史,我认为这也很有必要。因为会培养一种思维,为日后科研很有帮助。

https://docimg1.docs.qq.com/image/wJgksqh2B_muPnE24vM4cA?w=2078&h=1080

现场提问交流

Q4:导师意见不一样如何解决?

孙泽宇:经常有学术上的观点会和老师不一致。有时老师会努力说服我,但同时我也会努力说服老师。在探讨学术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科研问题上,其实未必100%听导师,要自己权衡哪一种观点更合适我现在的方法,哪一种代价小。

马飞:我们肯定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但其实老师时间很宝贵,和老师理论时要先100%确定自己是对的。很多科研问题在未得出结果之前都是未知的,讨论的过程就是思想碰撞的过程。要懂得求存异。

Q5:如何在科研中找idea

马飞:首先,idea不是凭空而来。读别人的文章之后再去凝练是产生idea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另外,当产生一个idea之后一定尽量多读文章,以免碰到别人早在上个实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孙泽宇:读很多论文确实是一个能帮助产生idea的办法。另外,有了idea一定要记录下来。其次就是对idea的背景以及理论知识进行学习。

Q6:如何鉴别idea是否可行?

马飞:导师。导师是帮助鉴别idea的最合适人选。另外,也可以和师兄师姐讨论,不要害怕分享idea,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收获很多。

孙泽宇:导师有很多经验以及知识。例如导师会帮助你鉴别idea是不是已经被解决。另外,和师兄弟讨论也会收获到很多建议。


分享会结束合影

分享会最后,计算机系团总支给两位同学颁发了分享会荣誉证书,感谢他们带来的高质量分享。两个小时的“计算有约”学术交流分享会让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收获满满,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充满了希望。让我们带着这份希望进入2021,继续创造北大信科人的不平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团总支也将坚持学术育人,创新举办学术科创类活动,鼓励同学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发掘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文字|丁健豪、高坤

照片|刘锦怡、高坤

审核|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