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院新闻

新闻动态

5月13日,北京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以下简称“卓越中心”)算力技术研讨会-北京大学鲲鹏专场在黄大年茶思屋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中心、工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等专家学者与华为技术专家共聚一堂,围绕算力推动教育科研升级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熊校良在致辞中提到,卓越中心自202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面向全校科研人才搭建以鲲鹏昇腾为技术底座的科研创新平台,深化科教融汇,科研创新、科学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多项进展

(熊校良书记致辞)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马皓在致辞中谈到,2025年是北大科技创新年,卓越中心能很好地支撑科技创新、有组织科研、AI+Science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希望携手鲲鹏产出更具突破性的成果,孵化世界领先的人才。

(马皓主任致辞)

华为鲲鹏计算业务副总裁张华在致辞中指出,鲲鹏将通持续向北大开放最新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并提供鲲鹏高校科研合作资源,助力北大达成更高层次的科研、教育、人才发展目标。

(张华致辞)

会议期间,华为与北大联合展示了双方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技术创新进展与应用成果,并介绍了卓越中心的算力环境、平台部署、产学研合作计划等。

(北大卓越中心技术栈)

鲲鹏高性能计算软硬件协同创新与优化,基于鲲鹏的核心学科应用性能领先传统算力平台,易用性持续提升。北大计算中心工程师龙汀汀提到,北大近日已接收鲲鹏高性能计算样机,并即将上架卓越中心,基于北大自研的SCOW和鹤思集群系统,为学校师生提供算力资源,为各学科研究提供更加自由、自主的环境和坚实有力的支持。

(龙汀汀老师发言)

在工业仿真领域,北大工学院陈帜团队的DeepFlame 燃烧流体计算平台,当前已完成基于鲲鹏的移植和初步优化,其中偏微分方程求解部分性能接近GPU版本,推理部分性能优于GPU版本,接下来会进一步基于鲲鹏优化,实现更大规模问题的求解。

(燃烧流体计算实例)

在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杨立江团队自研分子动力软件SPONGE,已完成基于鲲鹏的深度优化并持续开展创新开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增强传统分子模拟程序的能力,计算效率领先GPU版本,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杨立江老师发言)

北大和华为双方不仅通过卓越中心取得多学科技术成果,也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华为鲲鹏高校科研生态合作总监蒋巩明提到,基于鲲鹏技术底座,华为持续提供创新课题激励、科研算力激励、鲲鹏众智计划、训练营鲲鹏专业竞赛、产业发展等全方面支持,已联合北大开展10余场教学实践、训练营、专业竞赛等活动培养新一代人才,并共同参与全球计算联盟,共建国际化产业化的高性能计算生态平台。

在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科研资源和技术平台进行了交流与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卓越中心的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鲲鹏将持续发挥科研创新加速器的重要作用,助力北大更多科研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为国家教育科研数智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