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简介
本研究团队聚焦于裸眼3D实时全息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多视点视频编码与虚拟视点合成,提出了一系列高效并行处理与图像生成算法,为系统的高质量、低延迟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多视点视频编码方面,团队针对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及多视点并行编码的特点,分别引入原始像素替代策略、像素预搜索机制以及多通道并行架构,有效消除了数据依赖,提升了GPU并行处理效率。在虚拟视点生成方面,团队提出融合感知损失优化的合成框架,兼顾像素精度与视觉质量;同时设计无需深度信息输入的多尺度重建算法,通过图像金字塔结构进行高质量视点还原。此外,利用图像边缘与纹理特征优化块匹配,进一步提升了合成图像的主客观表现。
基于上述技术成果,团队成功构建了具备高保真、低延迟、强沉浸特性的裸眼3D实时全息通信系统,为远程教育、虚拟会议、智慧办公等场景提供了创新的交互式视觉通信解决方案,并为未来多维信息传输奠定了技术基础。

图1. 裸眼3D通信系统框图和实际部署环境
二、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随着用户对视觉体验从“看得清”向“看得真”的转变,3D沉浸式通信正成为下一代信息交互的重要发展方向。相比传统高清多媒体系统,裸眼3D实时全息通信具备更强的空间还原能力与临场感,能够显著提升远程交流的真实感与交互效率。然而,当前主流解决方案普遍存在计算资源消耗大、系统部署复杂、成本高昂等问题,制约了其在日常应用中的推广与普及。
本研究团队研发的裸眼3D实时全息通信系统,基于高效多视点编码与感知驱动的虚拟视点生成技术,构建了低延迟、高精度、并行优化的图像处理与传输框架,大幅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与部署门槛,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该系统适用于多种典型场景,包括远程教育、虚拟会议、智慧医疗、数字展览与文化传播等,可实现无需佩戴设备的沉浸式视觉交流体验,显著提升信息传达的真实度与参与感。
面向未来,随着5G/6G通信、边缘计算与AI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该系统在个人终端、智慧办公、智能制造、空间交互等多个领域具备广阔的落地前景。其所代表的新一代低成本、易部署、强沉浸的3D通信解决方案,有望成为推动数字人类互动方式革新的关键技术力量,在全球数字经济与虚拟现实产业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

图2. 多媒体行业发展趋势
三、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服务和咨询、技术转让。
对接方式
1.合作意向方联系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
2.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沟通了解意向方情况;
3.会同成果完成团队与意向方共同研讨合作方案。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
邮箱:hecheng1213@pku.edu.cn